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章不解疑惑

吴秀美早就听说朱钦与他师妹江梅英的关系非同一般,也知道她对理学、心学有独到的见解,还颇有见地,是闽北一带的著名才女,故而在朱昶、朱丹兄妹的面前极力讴歌朱熹理学,竭力贬低程颢心学,以此来讨好朱家兄妹,并表明自己与江梅英立场的截然不同,希望能让朱钦认识一个全新的自己,虽说自己的父亲吴德明与他朱钦的父亲朱祁明曾隐瞒过朱家老太朱彩玉为儿女私定终身。即:考亭学满便隆重举行朱、吴两家儿女的伉俪婚筵,让秀美和懋恭结秦晋之好,但自己并不希望沾着父辈同意儿女连理的优越条件,而应让懋恭心甘情愿地接受自己。</p>

谁知朱昶并不领情,而是当面锣对面鼓地和邵武知府的千金吴秀美大声论理。朱昶说:“我祖辈朱熹与程颢心学虽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难免存在诸多分歧,只有接纳不同学派的不同意见,逐步完善程朱理学,理学才有强劲生命,再说我祖辈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并不像你吴秀美女士所说的心学、理学矛盾冲突且不可调和,而是两派同属一宗,乃一脉相承。”</p>

吴秀美听后忍不住地从牙缝里轻声喷出一句:“狗咬吕洞滨,不识好人心。”随即,她又看了看身边的朱丹,希望朱丹为她说话。</p>

女人更懂女人的心思,她吴秀美定然不是为考亭书院的名声着想,而是欲让朱家替她说话,给朱钦留有美好印象。见吴秀美对朱昶的说辞心有不满,朱丹连忙近前,帮哥哥圆腔:“其实哥哥朱昶的所言所语很有道理,当年老祖宗朱熹,专门从福建崇安五夫启程来到湖南长沙,与张栻“会友讲学”,并展开学术辩论。老祖宗抵达长沙时,受到张栻的热情款待。朱,张二人在一起讨论了《中庸》的已发、未发和察识、涵养之序以及太极、仁理等学的重大理论问题,相互展开了激烈的交锋。这是宋代理学中以老祖宗朱熹为代表的“闽学”和以张栻为代表的“湘学”学术观点的激烈辩驳。朱、张二人的学术观点产生某些分歧,以至展开较大的争论。这次辩学,以老祖宗大体上接受张栻的学术观点而宣告结束。但事后不久,老祖宗又提出新的疑问,否定了张栻的观点。两人的辩学和相互影响,开创了书院自由讲学的新风尚,对于加强各学派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学术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张栻、朱熹的“潭州嘉会”共两个月的时间,二人竟相讲学于岳麓、城南书院,附近的学者闻风而至,听者甚众,一时盛况空前,成为岳麓书院史上的一件大事。同年张栻作《经世纪年》脱稿演讲,感动了全国慕名而来潭州听讲的芸芸学子。也正因为这样,老祖宗的‘闽学’,张栻的‘湘学’以及渐江吕祖谦的‘婺学’才可自由鸣放,被时人誉为‘南宋三贤。’”</p>

朱丹所说的“南宋三贤”之一张栻:字敬夫,号南轩先生,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人,乃南宋初期右相张浚之子,西汉留侯张良之后。是当时“湘学”的代表人物,著名的学者、教育家;朱丹提到的另位“南宋三贤”之一吕祖谦:字伯恭,乃婺州(今浙江金华)人,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吕祖谦初以荫补入官。隆兴元年(1163),吕祖谦登进士第,复中博学宏词科,调南外宗学教授。累官直秘阁、主管亳州明道宫。参与重修《徽宗实录》,编纂刊行《皇朝文鉴》。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是浙江“婺学”的创始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p>

没想朱丹一个女子竟然对南宋的理论先贤如此了解,吴秀赧然羞涩,无言以对,只好悻悻不乐地离开大家。</p>

此时,站在僻处的院长朱自生慢慢地走了出来,朱昶、朱丹连忙伫立一旁,等候父亲对自己的责罚。</p>

没想父亲不但不责罚自己的孩子,反而夸儿子、女儿比从前懂事,能学老祖宗朱熹宽以待人,海纳百川,他同时也指出吴秀美的所言所语虽有妒忌之嫌,憎恶之意,但也不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江梅英虽是一介女流,可她在和平书院非常活跃,她多次以笔名江晨的身份撰写文章,对各门学派评论指点,尢其对朱子理学钻研极深,许多书院的才子与她争论辩驳,都被她一一打败,狼狈收场……</p>

“‘哇噻’,这么厉害,难不成下月和平书院会派她来考亭书院与学员辩驳?”朱昶担心问道。</p>

朱自生点了点头。</p>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到时让朱昶与她争辩,我就不信,她江梅英还有我朱丹的哥哥学问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