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顼嘴角**笑意,趁时间尚早,先往御书房前去批阅奏折。</p>
虽然不满百官,可不耽误他刷成就点。</p>
勤政的名声随着时间流逝,增加的成就点会越来越高,很可能是他未来成就点主要的来源之一。</p>
当然不能放过。</p>
...</p>
另一边,欧阳修在被还了清白后,苏轼、曾巩等学生都前来探望。</p>
“你们来干什么?万一他们再以‘朋党’的罪名告我,岂不是也要牵连了你们?”</p>
欧阳修自嘲道。</p>
目光着重落在曾巩和苏轼两人身上,但又以荟聚在苏轼的身上最多。</p>
虽然曾巩是他的弟子,但他却更看重苏轼。</p>
认为这个才华横溢的青年人能有比他在文学方面更大的成就,在**上随之也期望极高,是他心中未来能担当宰辅的人物。</p>
“欧阳公,御使台和谏院那些人每日只知以风闻弹劾,乃为朝堂上的蛀虫,学生明日便上奏给陛下一定要严查,不能让国之柱石白白遭到迫害!”</p>
苏轼直接道。</p>
曾巩等人也大是点头认同。</p>
谏院和御史台最近的风气真的太乱来了,简直就是仗着自己言官的身份胡乱捏造罪名。</p>
欧阳修苦笑摇头。</p>
他们还不懂,这并不是‘诬告’的‘根由’。</p>
宋以前,朝堂上只有御史台,但在宋立国后,便多了‘谏院’这个同样为言官的机构。</p>
立谏院的宋真宗一是为了制衡御史台的权利,二算把言官的目光移开在皇帝身上,将矛头转向百官和民间。</p>
可同样一份事务,两倍的人在做,当然难免有相争之心,于是就渐渐生出了胡乱弹劾以立功的风气。</p>
他们如果今日上奏以言问罪,岂不是在堵塞言路?后世必将骂名远扬,说他欧阳修老了之后还为一己私利带着门生误国!</p>
欧阳修自是不可能那样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