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府。</p>
大儒集会。</p>
作在上首宝座的,自然是主办人乔毅。</p>
其下排在首位的,乃是其好友张昭、张纮,以及扬州、淮南的诸多世家豪门,有吴郡陆家,顾家、张家、朱家,以及会稽的虞家等。</p>
而刘昊、周瑜同样赫然在列,只是被乔公的光辉,暂时遮掩。</p>
刘昊趁机发动识英技能,将众人的武将信息尽收眼底。</p>
不得不承认!</p>
人才可真多呀,看得刘昊直眼热。</p>
如果能把他们都招揽到麾下,别说治理一个小小的舒县,便是整个江东,也毫无问题。</p>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他们的一些子弟,也全都在场。</p>
他们大都借此机会,与当世名流混个脸熟,甚至希望通过他们,举孝廉晋升仕途,亦或是攀亲戚,谋求发展。</p>
正如此刻殿中的消瘦男子,正是张昭子张承。</p>
张昭本是徐州人士,因为了必乱,这才到江东居住。</p>
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p>
像张昭这种举家搬迁之人,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江东,更是需要仰仗朋友。</p>
这种机会,他焉能错过。</p>
张承奉上自作的诗文,以寻求乔毅等名家指点,更为博得乔府的另眼相待。</p>
乔毅虽已琴艺著称,但同样擅长诗文,览罢竹简,望向殿中男子:</p>
“贤侄诗文功底不错,长短句运用得当,倒不失为一篇佳作,如果能在内容上详加雕琢,便是在那月旦评上,也可得个上等,许能拔得头筹!”</p>
张昭暗喜,捻须淡笑道:“承儿,乔公说你的文章,能在月旦评上评个上等,还不多谢乔公赐教!”</p>
张承欠身一礼:“多谢乔公不吝赐教!”</p>
张昭撮了撮颔下一缕山羊胡:“说起月旦评,前段时间,不正好在颍川举办吗,也不知今年的月旦评上,会有什么佳作传出,与承儿文章相比,孰优孰劣!”</p>
在座众人又岂能不知,月旦评已经多年没有出过上上等的佳作了,一般能达到上等的文章,便可拔得头筹。</p>
张昭这不是要比较,明显是在显摆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