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文人,多少都有点想指点江山的想法,特别是当有些人年轻,还真有指点江山的能力的时候,就更容易这样做了。等上了年纪,明白世事艰难后,往往才会有所收敛。不过现在坐在高级娱乐场所的公子哥们第一次碰面,还是很愿意在这方面吹吹牛逼的,尤其是李经述开了个头,各地的公子哥们更是畅所欲言,反正也没人敢为此刁难他们。</p>
搁康熙盛世和十全老人的时代,清帝国是敢玩文字狱的,但是经过太平天国一折腾,再玩文字狱,被搞的就是清廷自己了。所以清帝国对民间的掌控已经有了失控的趋势,特别是在渔轮方面,更是如此。</p>
等大家都指点了一番江山后,李经述也客气一下,问了问算是凑数的曹明伟。不过既然给了穿越党**的机会,那就不要怪我打招呼了。曹明伟思考片刻后,还是决定开口和这边小年轻吹吹牛,当下起身道:“我泱泱华夏,自古以来,便是中央帝国,以压倒性的国力优势君临天下。此前**战争之际,英法虽能凭借坚船利炮,一点突破,但是终究远隔万里,只要我等励精图治,革新军制,兴办工厂,英法小国便奈何不得我等。”这其实也是当时的清帝国国民普遍共识,虽然挨了打,但还是不怎么瞧得起英法等欧洲小国。而实际上,清帝国的科技和欧洲此时也还没有形成代差,彻底拉开东西方差距的时候,其实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清帝国分崩离析,国内军阀混战,成了列强的游乐场,而欧洲则在继续工业狂飙,这才把东方远远的甩在后头。</p>
“但是,欧洲诸国不会坐视我等崛起,必会出手牵制,太平天国手中就有大量洋枪洋炮,眼下太平天国平定,能牵制大清的,就只有东边的倭国了。”</p>
“倭国?”李经述眉头微皱,“倭国德川幕府向来与我大清交好,如何牵制?”</p>
“很简单,倭国不比我大清,德川幕府对地方的掌控力同样相对脆弱,所以英法等国大可武装其地方诸侯,起兵讨伐德川幕府。若不成功,则倭国元气大伤,英法舰队大可逼迫其签订新条约,若成功,则可挥师**,逼迫我大清与倭国军队在**决战。而欲征伐**,倭国只需跨过浅浅的海峡,而我大清却不得不面临辽东千里转运维持后勤,所以可以极大的拖住我大清之国力。”曹明伟继续侃侃而谈。</p>
“不走辽东,而走海运呢?”山东的一名公子哥出声问道,他家里正有跑海运的船只,所以对海运的优势相当了解。</p>
“走海运,我们能挡得住英法的舰队吗?”曹明伟一句话把对方问的哑口无言,英法,特别是ying国在亚洲的海军优势还是很大,至少目前来说,若是ying国帮日本,那么就很难从海上把后勤运上去。实际上,就连甲午海战的时候,ying国商船也是沿途监视北洋舰队,将其位置发送给联合舰队的,所以联合舰队始终对北洋舰队的位置了如指掌,发起了数次成功的偷袭。</p>
“这倭国之主想来也非庸才,如何肯做英法的刀使,来攻我大清?”一个着装与汉人明显不同的少年起身问道,他正是镶白旗的铁良,同样家道中落,但却得到了荣禄的赏识,一路供他读书,算是八旗贵族中少有的熟悉军务的后辈。</p>
“昔日倭国之主丰成秀吉写信要挟**之主,言要以倭国六十余州取大明四百州之地,可知其国力一二,足以在一个方向上对大清形成威胁,此其一也。似英法等欧洲小国,全赖船舰利炮,灭国无数,拓土万里,国力雄厚,更兼新式机器,如虎添翼,可以借钱给倭国,此其二也。倭国新定,武将骄横,必欲裂土封侯,倭国之主若不能杀戮功臣,则必对外用兵,否则必受其害,此其三也。由此三条,对大清用兵乃是必然,非倭国之主所能自决。”曹明伟越说越进入了状态,让人所说内容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就算是这个时代清帝国的最高层,同样对世界局势缺乏了解,反倒是欧陆国家早早开始大航海时代,早早具有了全球观。而历史上多说倭国借助甲午之战赔款崛起,但其实甲午之战,最大的受益者是伦敦的资本家们,若非他们买了倭国数千万英镑的国债,倭国连战争经费都凑不出来,拿到的战争赔款,也是需要还国债的,不然ying国舰队就要来轰东京了。而平衡政策玩了几百年的ying国人,对于给清帝国找麻烦可是一直很拿手的。不过ying国人也没想到清帝国在甲午的时候已经如此脆皮,竟然差点被拿着村田黑火药**的倭国军人在兵力装备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一路打到京城。结果ying国人玩脱了,直接导致后来倭国崛起,形成尾大不掉之势。</p>
“想不到在这种地方,居然还有这样一块璞玉!”一个有些耳熟的声音响起,公子哥们一看门口,纷纷站立起来行礼。“见过副校长。”</p>
荣禄摆摆手,示意大家随意一些,不用在意他,然后对李经述和铁良点点头,冲曹明伟招招手,“小家伙,过来。”</p>
等到曹明伟近前的时候,荣禄看了看曹明伟,噗嗤一下笑出了声,“你不就是恭亲王召见的那个曹明伟吗?居然又遇见你了,说说吧,你从哪儿知道这些东西的?”</p>
“小人家境贫寒,但也是耕读传家,更兼入了沈府,深受沈老爷照料,得以读书,而海州平素内外商船往来频繁,故而略知一二。冒昧讨论天下大势,还望副校长恕罪。”</p>
荣禄点点头,突然问道:“你可愿做我的包衣?”包衣其实是满语音译,就是家奴的意思,虽然名称很奇特,但其实老早就有,相当于汉人士绅家里签了卖身契的奴仆。不过在清帝国,包衣制度却又十分畸形,一方面这是对人尊严的践踏,一方面又是满清贵族将汉人视为自己人的标志。甚至出现过汉人大臣写奏折给皇帝,说自己是皇帝的奴才,反而遭到皇帝怒斥“你有什么资格当奴才?”的奇葩事件。而网络上充斥的所谓满遗,除了洗脑跟风或者是拿钱的之外,大都是包衣奴才的后人,为了粉饰自己的祖宗而颇有些歇斯底里,甚至冒充自己祖宗的主子,在幻想祖宗的威风中实现自我满足,而真正的满族贵族反而不敢如此招摇,否则会有真正的贵族来收拾他们。君不见溥仪皇帝后来反而是最老实的吗?老老实实劳动,从不敢咋呼。</p>
但曹明伟还是躬身道:“承蒙副校长错爱,但小人读书不多,也知忠臣不事二主,沈家若不负我,我绝不负沈家。”开玩笑,穿越党怎么能当包衣奴才呢?等着给你们陪葬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