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二章奴才表率

等第二天曹明伟吃饱喝足回来的时候,裕禄不光已经凉了,都已经硬了,曹明伟这才佯装惊讶,连忙把裕禄的包衣奴才们喊过来。这些包衣奴才一进屋就闻到极为呛人大烟味和男人都懂得蛋白质气味,顿时也有些尴尬,但是上前一看自己主子都凉了,顿时嚎啕大哭跪了一片。你说这叫什么事啊?要是被下毒被枪击,他们还能豁出去和曹明伟拼命,但是这抽大烟被女人玩死,这个……这个完全就是丑闻了啊,可能还是家族历史上最大的丑闻了。</p>

曹明伟也心情沉痛的写了封条陈,就说裕禄将军操劳过度,积劳成疾,病死军中,拿给这些包衣奴才们看了看,他们也一致认同这个说法后,就给李经述发过去了。至于裕禄的尸体自然是由包衣奴才们运回去了,这种八旗贵族肯定是不能随地乱扔的,估计得抬回去安葬,虽然运回去估计都臭了。</p>

万映川知道这事后,整个人就直接傻了,他可是非常清楚裕禄此行究竟来干啥了,现在很黑色幽默的死了,那接下来估计也就要轮到自己了。但是出乎意料,曹明伟始终没有动他的意思,于是万映川每天只能借酒浇愁,希望能装傻糊弄过去。不过这天晚上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过来陪万映川喝酒,万映川多喝了点,三人还是不断的劝酒,这让喝过头的万映川有点失态了,开始痛哭自己主子的死和对自己未来的恐慌,王士珍就提议几个人陪万映川出去走走,结果到了僻静的河边,三人对望一眼,把万映川绊倒,不待他叫喊,三人一人提着脚,两人踩着肩膀,直接把万映川倒立头插河水里。可怜万映川那也是驰骋沙场的老将了,现在喝的烂醉,如何反抗的了三个人,没一会儿就动弹不得了。</p>

段祺瑞以为对方已死,就要松手,但王士珍却摇摇头:“不要留后患,稳妥点。”三人遂继续把万映川头插水里,果然没多久,万映川又挣扎起来,这次三人把他斗插在河里小半天,确定就算再能憋气也铁定淹死了,这才把他扔进河里。</p>

第二天,在河边捕鱼的渔民就发现了穿军装的万映川尸体,连忙跑去军营上报,曹明伟这才一脸悲痛的跑来,一群人正纳闷万映川是怎么淹死的,平时与他交往最好的王士珍沉痛的说道:“万大哥他是裕禄的包衣,从小就侍奉他,裕禄死了,他悲痛欲绝,每天借酒消愁,没想到醉酒后竟然坠河而死。”</p>

“真忠义之包衣也,我等当上奏朝廷,表彰万映川为奴才表率,诸位以为如何?”曹明伟环顾四周,动情的说道。</p>

周围自然是一片赞同声,就算有点想法的也不敢说什么了。裕禄和万映川都死了,他们这些小鱼小虾能怎么样啊?</p>

摆平了裕禄和万映川,李经述那边也很满意,因为李鸿章把叶志超给调来顶裕禄的位置,这样徐州那一个镇才算彻底进了李经述的口袋,像铁良等人,手里就一个标,已经掀不起什么风浪了。</p>

而纺织厂也成功走向正轨,庞大的产能带来的规模优势直接横扫两淮流域市场,无数小厂子和家庭手工业直接被击垮,不得不加入纺织厂去做工来维持生活,变相提供了纺织厂的劳动力。不过对于那些受到波及的士绅豪商,他们就没那么容易屈服了,曹明伟则再次登门拜访,将他们拉入这个利益集团内,须知一个纺织厂产能再大也不可能在现有交通条件下,满足整个两淮地区的民间需求,隔得远了,把商品运过去的运费就让商品失去了竞争力。</p>

通过交叉持股和利益联合的方式,曹明伟又撺掇士绅们在两淮流域建立起三座新纺织厂,但这样一来,棉花就有点吃紧了,虽然两淮流域土地肥沃,但还得种粮食啊,所以就迫切需要从外部吸纳棉花资源了。于是又是一番忽悠,两淮士绅一顿操作后,决定将连云港天然良港扩建一番。另外铁路这东西也该提上日程了,1804年时候ying国人造出来蒸汽机车最早也是为了拉货而不是为了运人。这么多年过去了,dé国的西门子电气公司连电力机车都整出来了,这个完全不是问题。曹明伟跑去礼和洋行的时候,那边的经理还挺为难的,因为按照惯例,修铁路的话,那沿线三十公里的矿产勘探权是要有的,结果曹明伟一句:“你们在ying国修铁路,也会要这个权力吗?”给怼了回去。开玩笑,修铁路要矿产勘探权那是对殖民地玩的,现在的清帝国还不是辛丑条约之后被人按在地上暴打的小受。而且曹明伟压根就不缺钱,那些地主老财们都是玩众筹的,而且纺织厂已经让他们尝到了甜头,说这些人保守是因为没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否则他们比谁都能变通,谁会跟钱过不去呢?</p>

就在礼和洋行左右为难的时候,曹明伟又抛出了一个大蛋糕:造船厂。工业化不光需要铁路,更需要轮船提供海运,这是一个海权的时代,没有强大的海军,再繁华的盛世也是海滩上的沙子。但是一次性跨越到造铁甲舰还是太玄幻了点,先有个工业体系能造普通轮船运货就行。</p>

礼和洋行里有汉堡轮船公司的股份,所以造船厂这东西就纯肉了,吃到一口是一口,因此最后礼和洋行还是选择了妥协,建材什么的都从新建的钢铁厂拿就行,dé国方面主要出技术和设计,当然也是得包教包会的。</p>

不得不说,地主老财的资金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钢铁厂、纺织厂、铁路、造船厂,哪个都是烧钱的大项目,两淮和苏松一代的士绅总是能在曹明伟以为他们没钱的时候又拿出十几二十万大洋来,凑凑又是一个大工厂。说到底,这些土豪劣绅就算被褥羊毛那么多年,1910年的橡胶股灾中,还能凑出来四千万两被人割韭菜呢。只要有好处,他们是绝不会介意冒险的,特别是这样众筹性质的大工厂,最大限度的分摊了风险,又有湘军和淮军给他们撑腰,他们就更有恃无恐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