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一章麻烦的事还在后头

-</p>

-</p>

张建又来了。胳膊肘还夹着好几个档案袋。</p>

“梁厂长,打扰了。”张建想笑,但始终带着几分苦楚。尽管昨晚,梁太北已经说过了,让张建不要再叫他“梁厂长”,但张建还是依然如故。</p>

“你呀——”梁太北也是苦笑,“老战友了,说吧,又怎么啦?”</p>

张建苦笑着拍拍档案袋:“几个干部想调走,按照厂里加强人才流动的规定,想……”张建说这话时,显得很缺少底气,满脸的忧郁,还有无奈。</p>

早几年,江北厂虽说是个三线厂子,但军工企业,“国”字号,那可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全民所有制,铁饭碗,就连工资都比那些县属企业多几块。所以自然也就成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好单位,有门路的人千方百计走后门,托关系,趋之若骛,没门路的只有羡慕嫉妒恨,就连厂里的人偶尔上一趟县城,那也是腰板挺得溜直,张口闭口“我都厂,……”说话的口气都透露着自信和傲气。总之,不管是外面还是厂里,江北厂的人都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这两年下海潮的兴起,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虽然厂子还是原来的铁饭碗,但比起外面含金量就少了。先是一些有经济头脑的人工作之余偷偷摸摸在外面从事第二职业,后来有人干脆辞职下海;再后来,社会上各种私人企业,红帽子企业的发展,厂子里不少有一技之能的人也开始出现了外流,而且有发展的趋势。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原任厂长王亮做出了一个规定,名为加强人才流动,实际上整个规定都是限制的条条框框。其中最具体明确就是有一条:所有干部,特别是技术人才,还有大中专毕业的,调入调出必须由厂长签字。</p>

梁太北眉头一蹙。厂里的加强人才流动规定是他在法规科任科长时出台的。规定出台的背景,内容,他一清二楚。上任第二天,他也处理过一个干部调动的手续。无非就是签署下自己的意见。眼下,让他皱眉头的不是签字,而是这背后反映的问题。</p>

张建摇摇头:“这些人啊,头几年厂里红火时,打破脑袋走后门拨窗子想进来,可现在一听说,……”张建没有把话说完,一脸沮丧地把几个档案袋摆放在梁太北的桌上,长叹口气,“从昨天下午科里就没断过人,有打听的,还有直接就……”</p>

梁太北看着桌子上的档案袋,脑子里一片混乱。他想到过,停发干部工资,会在干部中造成一些影响,但他没想到:一下子竟会有这么多的干部要调动,而且反应如此快?</p>

电话又响了。短短半个小时,梁太北已经接了好几个电话。大都与停发工资有关。</p>

梁太北苦笑下,拿起电话。这回他接的是外线电话。</p>

“你是梁太北吗?”对方口气很生硬。</p>

“我是梁太北,请问您是哪里?”梁太北眉头一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