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苏轼发声了。</p>
虽然王安石比苏轼早成名多年,在文坛中的地位也要高过苏轼一头。</p>
虽然因为苏小妹的剁手癌晚期,苏轼的字画在汴京城里卖的并不好。</p>
但这并不代表苏轼在文人圈子里的话语权不够强。</p>
恰恰相反,苏轼在文人圈子里的名望,堪称同辈第一。</p>
“方先生说书能不能身临其境,我并不知晓。不过家妹曾经有幸听过,且的确看到了赤壁的场景,并非吹嘘之言。</p>
另外,方先生在说三国的时候,曾经引用了半首词。</p>
这首词苏某查遍典籍,阅便名家著作,苦苦寻觅两日时间,也未曾发现出处,若是苏某所料非虚,怕是方先生自己做的。”</p>
这首词只有上阙,格式为《念奴娇》,家父、家弟与苏某都曾经试图填补下半阙,奈何终究差了几分神韵。</p>
便是家父都曾经感叹,此人之才华,已经达到他也只能仰望的程度。</p>
因此听方先生说书能不能身临其境、延年益寿,我并不敢保证。</p>
但方先生真的如《伤仲永》中所提,泯然众人了?</p>
恕我不敢苟同!”</p>
苏轼的一席话,顿时在汴京城的文人圈子和朝臣圈子里,掀起了惊涛骇浪。</p>
须知王安石可是当朝宰相,权倾朝野。</p>
苏轼虽然才名隐隐有后来居上之势,但真正的权力地位,远不如王安石。</p>
此时他却决然站出来,替方仲永说话,甚至不惜交恶王安石,直接表明了对《伤仲永》的质疑。</p>
他图什么?</p>
苏轼的立场,让这场风向不明的渔轮,产生了微妙的变化。</p>
而这时候,苏轼将半阙词,公布了出来。</p>
“这便是方先生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阙在此,那些口口声声称方先生已经泯然众人的才子。”</p>
“不妨一试,补全此词!”</p>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p>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