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坚感到奇怪了,为什么不能查?</p>
难道是皇上命阎应文将郭氏击杀?或者是两位太后将郭氏击杀?</p>
但迅速地将这个想法推翻。因为没有这个必要。首先小皇上之前与郭氏关系并没有到了水火不融的地步,就是后来发生了什么变故,大不了将她放在冷宫中,置之脑后就行,而且小皇上也不是这种狠毒的人。</p>
至于,两个太后,就更不可能了。那个杨太后,软弱的主,李太后,岂只是软弱?这两个女人怎能杀人?</p>
而石坚,亦或赵蓉与申义彬,不怕吕夷简介入,也不怕阎应文,就怕是皇上与太后介入的,那么案件就难办了,难道真要将他们三人也审之于法?</p>
于是石坚说道:“好吧,臣给皇上讲一个故事。”</p>
讲故事?小时候赵祯兄妹经常听石坚讲故事,可现在好久没有出现过了。赵堇也做了母亲,向石檠讲故事,小皇上更不可能手托着腮去听石坚讲一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但这个故事不会很好听。可没有办法,小皇帝只好答应。</p>
“有一个国家,姑且叫它甲国,所处的地方与我们大宋形势差不多,占据中原,乃是天下最繁华的所在。北方有一个国家,姑且叫它乙国。乙国是北方苦寒之地,但甲国一直受制于它。在更北方有一个小国家叫丙国,国家很小,但更野蛮。由于甲国采取了苟和的政策,虽然受辱于乙国,但也相安无事。话说这个国家到了一个叫徽宗的皇帝手上,信任蔡京、童贯、高俅等奸臣权宦,听了这几个人的怂恿,便异想天开地与丙国联合,进攻乙国。”</p>
听到这里,小皇上觉得石坚所说的这个国家似乎就是宋朝,可丙国是怎么回事?</p>
石坚有一个用意,希望这个故事流传出去,以后出现这几个人时,大家惊心一下。特别是蔡京,可以说比李林甫的祸害还要大。而且也说了不能引虎驱狼。虽然这种可能性极小了,但石坚一直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省怕这个朝代一下子崩塌,从此一蹶不振。</p>
“本来丙国是一个很野蛮的国家,但因为愚昧落后,对外面的世界不了解。一听甲国与它联合,而且还支援了它许多先进的武器与大量的物资。于是它从北方进攻乙国,甲国从南方进攻乙国。丙国在北方势如破竹,乙国派了使者向甲国求诉,这是我们北方的事,你们甲国不要干预。可甲国不听,派了童贯带了十五万大军进攻乙国。哪里想到乙国只有一万人,将甲国大败。不久后丙国灭亡了乙国,可听到了这次大败的消息,也看到了南方的繁华,于是产生野心。大军向南进攻。结果甲国很快丢失了半壁河山,全国君臣被俘。只有一个庶出的王子逃到南方,让剩余的大臣拥立为新皇帝。”</p>
“这个徽宗可真愚蠢!”赵祯说道。</p>
愚蠢?你的孙子辈做过还不是一次,连续两次引虎驱狼,第一次丢了一半河山,第二次整个灭亡。</p>
“但这个甲国出现了一个奇世大将,叫岳飞。带着军队与丙国大军作战,每战必胜。丙国首领哀叹,憾山易憾岳家军难。可这时甲国有一个宰相叫秦桧,一心想要苟和,就在背后一个劲地说岳飞的坏话。渐渐地皇帝就对岳飞猜疑起来。岳飞在甲国京城面前又打了一个大胜仗,丙国上下所有君臣都惊慌失措,准备将旧帝交给甲国,退回北方。就在这时候,朝廷突然连下十二道圣旨,命令岳飞班师回朝。”</p>
听到这里,赵祯叹息一声。石坚没有说原因,可赵祯知道。新皇帝怕岳飞将老皇帝带回来,对自己帝位不利。不但讲这个昏庸的新皇帝,就是当时他的父皇也差一点,听了谗言,将自己杀害。自己的父皇算是在历史上所有皇帝中比较仁慈的吧。</p>
想到原因,他感到一阵迷茫。</p>
“岳飞知道事不可违,只好黯淡回朝。可就是这样,秦桧并没有放弃陷害岳飞,在他挑唆之下,新皇帝终于向岳飞下了毒手。将岳飞以谋反罪陷害,斩于风波亭。另一个大将问秦桧为什么这样做,秦桧答道,莫须有!”</p>
实际上古人写文章不作标点符号。历来对这三个字理解是也许有,恐怕有。实际是莫须有?难道没有吗?</p>
石坚没有用疑问的语气诉说,而用了一种很激烈的语气陈述这段故事,也为莫须有定了义。</p>
说完了故事,石坚又不说话了。可那意思明显告诉赵祯,这位秦桧大人说了莫须有,你说了不能查,两者异曲同工。</p>
赵祯听了石坚的话,都快要哭了,今天石坚是无论如何都要追究这件事。他也没有别的话好说。还是说:“石爱卿,这件案子真不能查,不是朕想做昏君,真的很为难。”</p>
石坚脸色开始阴沉下来。难道事情与他所想象的那样不一样?不是吕夷简指使的。而是杨太后指使的,最后赵祯为了顾全孝名,才无法还郭氏一个公道,这件案件也没有让大臣审问?</p>
这也是唯一能解释历史,还是现在赵祯在这件谋杀案上奇怪的表现。</p>
如果那样自己这一切岂不是白布置了,反而让吕夷简再次进入中枢,为平安的政局带来的无数的变数?</p>
再说自己还间接地造成了一条人命的牺牲。至少不能象王导那样督使王敦杀了伯仁,可自己并没有能力挽救。虽然郭氏跋扈,但还不至于死罪。且说她还给了自己写了一份《长门赋》,还寄了千贯交子。自己与吕夷简何异?</p>
石坚又想到自己这一直以来所做的一切,想到申义彬、赵蓉还有苏仕国的担心,我在做什么!!!</p>
他在心里又响起了一个声音,不,就是杨太后参预了也要追究,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虽然太后比王子身份还要尊贵一点。否则自己苦心经营的平等理论何存?还有吕夷简一定参预了其中,必须要追究!</p>
石坚脸上表情阴晴不定,可把赵蓉吓坏了。她问道:“怎么了?”</p>
因为所谈机密,书房里只有赵蓉、赵祯与石坚三人,连赵堇都让赵蓉喊了出去。</p>
然而石坚就象是圆觉一样坐化了,只剩下一副臭皮囊,无论赵蓉怎么摇晃,浑然不知。</p>
赵祯也抬起头来,惊诧地看着石坚,连连问道:“石爱卿,怎么了?”</p>
石坚还是不回答,他继续想道,何为对,何错?何为正?何为邪?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难道自己现在变成了小人了吗?想当初,自己才到京城,虽然年幼,也是一个玩官,可做什么都光明磊落,一片阳光。然后,第二次进京,无论什么事都以智谋对待,连睡觉时都想着心事。</p>
可不这样,他也没有办法上对朝中奸邪,下对元昊等外敌。</p>
难道好人就一定象文王那样被纣王拘押,束手无策?或者象孔孟那样流离颠簸?而想要成功,就必须做一个坏人?</p>
这些观念以前石坚一直没有考虑过。也没有时间考虑,他一直是考虑大我,而对小我都没有那么慎重。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自己是小人,还是大人,只要对大多数人有利,并且将损害减少到最低地步,他就去做。</p>
可这一来,问题又出现了,自己现在所做,离好人标准越来越远,甚至为谋吕夷简,主动将郭氏推上死路。这是牺牲少数,挽救多数。否则有了吕夷简,首先有一点,他会想办法抓权,而且还有不少势力在暗中支持他抓住大权。那么保守势力将会得利,只要自己一离开,所有改革前功尽弃。而过了现在主慈臣贤的时光,大宋就会再无机会振作了。到时候自己打下的疆域越大,反而越坏。</p>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p>
如果这个郭氏,要是换成赵蓉贺媛她们呢?他会不会这么做?</p>
如果换成孔孟、文王、释迦牟尼、老子等圣贤如何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