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希望陛下能够驳回倭人更改国名的表奏,倭人便是倭人,绝不可令其改为日本国。”</p>
“这样……”</p>
上官婉儿觉得,杨守文一定还有别的想法。</p>
但他既然不愿意说,那必然是有他的理由。他想要面见武则天?对普通人而言,这或许很困难。但是对他来说,以武则天对他的喜爱,以及杨家的关系,必不会拒绝。</p>
“如此,你收拾一下,一个时辰之后,随我出发。”</p>
“喏!”</p>
杨守文心里,还是有些忐忑。</p>
但是,他觉得有些事情,还是要和武则天说清楚才是。</p>
武则天是否采纳,是武则天的事情。而作为一个穿越众,绝不会让那些倭人轻易得逞。</p>
++++++++++++++++++++++++++++++++++++</p>
发生在偃师的事情,终于传到了洛阳。</p>
在得知杨守文杀死了几十个倭人之后,顿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p>
哪怕杨守文在文坛名声响亮,哪怕他在安南战功显赫,依旧被无数人所指责。倭人最善于伪装,喜欢做出一副谦卑的姿态,得到了不少人的欣赏。因为,他们的这种谦卑,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一些人‘老大中国’的心态,所以对杨守文自然不满。</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太子,杨守文胆大妄为,擅杀君子国人,实在是太过无礼,有辱我圣朝声誉。”</p>
“是啊,那君子国人就算有再大的不是,可以请鸿胪寺出面调解。</p>
可是他却不管不问,甚至连偃师县衙都不经过,直接杀人……传扬出去,我圣朝礼仪何在?律法何在?”</p>
“太子,杨守文当罚。”</p>
“对,绝不能对他放任不理。”</p>
东宫银安殿内,一群人七嘴八舌的叫嚷。</p>
李显面沉似水,也不说话,只静静看着那些叫嚷的人,眼中闪过一丝冷意。</p>
而今的李显,可不是四年前那个才从庐陵返回的庐陵王,凡事都战战兢兢,不敢轻易决断。而今,伴随着武则天渐渐放权,也伴随着他的势力日渐增强,李显的心态也就发生了变化。不过有一点他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他对家人亲眷依旧维护。</p>
杨守文是什么人?</p>
那是他的女婿,是李裹儿的夫婿。</p>
李裹儿又是什么人?</p>
那是他最宠爱的女儿……</p>
“子寿,你怎么看待此事?”</p>
李显在众人商议完毕之后,突然扭头,询问站立在一旁的一位年轻人。</p>
若杨守文在这里,一定会认出那年轻人,赫然是当初他从长洲回归途中遇到的张九龄。</p>
想当初,张九龄初临洛阳,毫无跟脚。</p>
杨守文于是请他担当了杨承烈的幕僚,持续了一年之久。</p>
后来,张九龄便潜心读书,准备应对科考的到来。当时,他虽辞去了幕僚的职务,却住进了杨守文在铜马陌的八角楼内。长安元年,张九龄登进士第,大功告成。</p>
之后在杨承烈的举荐下,张九龄并未接受三省六部九寺的职务,反而在东宫的司经局里担当了一名文学。同时,又因为他与杨家关系密切,很快就得到了李显赏识,做了詹事府的主簿。平日里,张九龄很低调,从不显山露水,却甚得李显看重。</p>
在一群人羡慕的目光中,张九龄欠身道:“杨君行事,必有其缘由。</p>
我们现在,也只知道他杀了倭人,却并不清楚具体的原因。此时喊打喊杀,不免有落井下石之嫌,绝非智者所为。况且,陛下宠爱君子国使者不假,但杨君也有平定安南叛乱战功……所以这件事,太子不必参与,只需表现出秉公处置的态度即可。</p>
至于如何处置,相信陛下定有圣断,太子又何需费心。”</p>
也不看清楚,你们要处置的人是谁!</p>
张九龄心中冷笑,并未去看那些叫嚷着要处置杨守文的人。</p>
李显对张九龄的这个建议,非常满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