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零四章

打定主意,孟清和定了定神,整个人都变得沉稳起来。</p>

群臣进-入奉天殿,乐声起,四鼓过后,一夜没睡的永乐皇帝坐到了龙椅之上。</p>

“跪!”</p>

礼官的声音在乐后响起,孟清和随众人下拜,垂首敛眸,让人辨不出任何情绪。</p>

如孟清和所想,永乐帝当朝宣布,因京城地-震,求直言。</p>

以朱棣的性格,自然不会说,上天降下灾祸是他这个皇帝没做好。如果哪个胆大的敢把这件事往他身上扯,不拍板子也要离开中-央,下放边区。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劳动改造。</p>

“诸卿可直言,于社稷有益者,朕定然采纳。”</p>

潜台词,考虑好了再说话,否则后果自负。</p>

永乐帝话说完,奉天殿中一片寂静。</p>

换成建文朝,天灾发生,皇帝肯定要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做一下自我批评。可龙椅上这位明显不这么想,也不打算这么干。因地动求直言,都要提前定下基调。</p>

大多数朝臣心中没底,都不打算先开口。</p>

几名御史和给事中眼中却闪过喜色,天子此举,更利于他们的计划。</p>

既然如此,还等什么?</p>

出列,直言!</p>

“启禀陛下,臣有奏。”</p>

孟清和抬头,顺着声音看过去,视线落在说话者头戴的獬豸冠上,嘴角掀起一抹冷笑,果然是御史先发难。</p>

不过,御史直言的内容却和他预想的完全不同。</p>

“臣参锦衣卫指挥使杨铎,用心刻薄,不明政体,用同知纪纲,千户李实等为羽翼,诬陷忠良,刑--讯-良民,无视太--祖法令,矫释圣意,抓捕僧侣,肆意妄为,致死民怨沸腾,上天示警。臣请陛下,下杨铎,纪纲,李实,庄敬等人狱,以明圣德,抚天下黎民之心!”</p>

话音刚落,立即有数名朝官附和,誓要将杨铎的罪名坐实。</p>

言官发力的方向竟是锦衣卫?</p>

愕然之后,深思片刻,孟清和悚然一惊。</p>

之前,永乐帝下诏清查天下寺庙,朝中闹腾了两次,很快平息。如今又被提了出来,同天灾联系到一起。朱棣再铁-血,手腕再强硬,也不能不有所顾忌。</p>

文臣同锦衣卫势不两立,武将虽对锦衣卫有所改观,涉及到天灾,也未必会帮锦衣卫说话。出言的御史是看准了这点,才将矛头对准了杨铎。</p>

握紧朝笏,孟清和咬牙。</p>

是他想差了,再同沈瑄势不两立,也要顾忌沈瑄的身份和国公府的势力。位列朝班的可以是愤-青,是奸佞,却不会是**。</p>

有更好的靶子,没人会去鸡蛋碰石头。</p>

锦衣卫的名声本就不好,将-炮-口对准锦衣卫,即使不能成功,也会博得一个“好”名声。这个时候,谁站出来为杨铎说话,立刻会被泼上一身脏水。</p>

不过,旁人可以明哲保身,孟清和却不能犹豫,更不能坐视不理。身为锦衣卫之友,就算被泼墨汁,也必须站出来说话!</p>

明面上,御史弹劾的是锦衣卫,是锦衣卫指挥使杨铎,可实际上呢?</p>

清查寺院,核实僧侣,执行者是锦衣卫,主意可是他出的。陷害忠良,抓捕良民,明显也意有所指。</p>

孟清和可以确定,如果他不站出来,恐怕永乐帝会第一个对他失望。</p>

别问他为什么如此肯定,直觉告诉他,必须站出来。哪怕将炮火引到自己身上,也必须这么做。</p>

一旦杨铎被“打倒”,他绝对会是下一个。</p>

朝臣接二连三发言,朱棣的眉头越皱越深,脸色也越来越黑。</p>

孟清和终于迈步出列,朗声道:“陛下,臣有奏。”</p>

见兴宁伯出列,正慷慨激昂中的几位顿时脸色一变。</p>

永乐帝的眉头却是一松,道:“讲。”</p>

同言官们在锦衣卫的罪名上争论,是最笨的办法。想快速解决问题,必须将众人的视线转移开,孟伯爷已经有了腹案。</p>

“臣启陛下,自陛下得继大统,励精图治,仁德载厚。**清明,四夷咸服。百姓食得继衣得暖,均赞颂,河清海晏,国出圣君。臣以为,天降灾祸定非我朝之故。”</p>

一番话,完全是在拍-龙-屁,还拍得相当有水平。</p>

朱棣脸不黑了,殿中也无人出列表示反对。谁敢反对,无异于说今上不是圣君,活够了不成?</p>

成功拍过-龙-屁,孟清和话锋一转,“臣以为,此次京城地动确为上天示警,然警示之地实在北疆!”</p>

北疆?</p>

京城地动,竟然也能和北疆扯上关系?</p>

群臣面面相觑,都不明白,孟清和是如何将话题扯这么远。</p>

龙椅上的永乐帝却是神情微变,手指一下下敲着龙椅,似明白了什么,扫过御史,眼神冷如数九寒冬。看向孟清和,目光却变得愈发亲切。果然老爹说得对,遇事,还是自家人靠得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