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武人们都明白,不读书本,作个校尉什么的也没什么,但到都尉就有些难了,除非有大功在身,不然你连个功劳簿都看不懂,自己名字都写的七扭八歪,独当一面就有些勉强,那就更别说都尉之上的将军了。
要不怎么说世家子占便宜呢,人家自小就是奔着文武全才去的,学文不成,便去练武,练武不成,也能当个小吏,这才是世家子的底气所在,你个寒家子连个大字都不识,更不用说熟读兵书战策了,自然而然就被世家子们压的死死的。
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受制于人,这也正是每朝每代,读书人的地位都自然而然压过武将的根由所在了。
回到正题,教赵石读书写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也让南十八,陈常寿两个头疼万分,视为地地道道的苦差。
写字就不用提了,赵石那双手天生就不是用来写大字,任两人才华绝世也是无可奈何,法子都用尽了,收效也是甚微,赵石最终也只是勉强让人能认出他写的是个什么字,旁的就不用提了。
而且总归不能真如先生教学生一般,写不好就打手板吧?
至于文章经义,就更不好说了,教的深了,赵石这里听的云山雾绕,但你只要译成村俗白话,好嘛,这边乱七八糟的问起来,你又得引申其他经义来解释,那边又听的迷糊,你又得再用白话说一遍,如此往复,往往都是口干舌燥,说的人想吐出点什么来。
你从千字文,神童诗这样的根本教起吧,这位伯爷识字却是全乎,但你让他背这些东西?玩笑可不带这么开的,让一个心智城府深沉难测的人物去背。。。。。。。不用赵石反对,南十八和陈常寿都没那个脸去教。。。。。。。。
再加上四书五经,孔子曰,孟子云的这些东西赵石也不感兴趣,让两人那叫一个为难,最终还是南十八技高一筹,想了个法子。
古往今来,诗词歌赋,多如天上繁星,又何必拘泥于那些子曰诗云?
文学大家也不在少数,信手拈来成就的名篇佳句多的很,虽多数不算著书立说,但或者朗朗上口,或者微言大义,发人深省,一篇篇单独拽出来,皆是绝句满篇,光滑夺目。
于是乎,拉上李博文,孙文通两个琢磨了数日,古往今来,第一个大杂烩般的国文课本划时代般的诞生了。
滕王阁序,出师表,陈情表,为袁绍檄豫州等等名篇一一出现在课本当中,其中摘录史记,汉书等书的章节也有些,孙子兵马,六韬,战国策等掺杂其中。
其后,南十八等人一鼓作气,更将从两晋到大唐的诗词也编了一些出来。
费尽苦心弄出来的这个东西,几个人看着也是眼晕,更不知道合不合适,还好,自家伯爷也是不学无术,对于士子之学一窍不通,瞧不出这大杂烩哪个是头,哪个是尾,李博文那里更是坏笑着道了一句,诸位真是开古之先河,在下能参与其间,真乃幸事啊,哈哈。。。。。。。说罢哈哈大笑,其他几个人你瞅瞅我,我瞅瞅你,却也忍俊不禁。。。。。。。。
不过几个人却未想到,所谓歪打正着就是如此了,就这么一篇篇,囫囵个儿的教下来,却让赵石颇感兴趣,出师表什么的更是背的滚瓜烂熟,和瞅着那些四书五经之类的正经学问哭大仇深的模样可是天差地远。
能学进去便好,南十八,陈常寿两个也不为己甚,只管将这些最多只能说是陶冶情操,拓展心胸见识的文章一股脑的填进赵石的脑袋。
到得后来,几个人再接再砺,将各种游记,记事什么的也弄了出来,只为了能引起赵石读书的兴趣,这么教人,几个人都是头一次,若是谁家正式拜在门下的学生弟子,这么教肯定就是误人子弟了,但眼前这位总不能以常理度之,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