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81章不能查

石坚命令下人,大开中门。不能开个偏门,估计赵祯都会气死。亲自迎了出来。虽然摞蹄子,可礼节还是不能丢失。所以说石坚是虚放,甚至连范讽都是虚放,那个敢真正象魏晋那些名士那样做。象王导与周顗,也就是因他暗示,让王敦杀死的周伯仁谈话。两个人谈得累了,周顗歪坐在席上,王导躺下,头担在周顗的腿上,指着他的大肚子说:“这里有什么呢?”</p>

周顗回答道:“此处空洞无物,但象你这样的人,能装他几百个。”</p>

王导也不以为忤。</p>

如果这事发生在宋朝,两个人等着老儒们口水吧。估计连小包同志与小范同志首先口水都喷在他们脸上。</p>

赵祯看了看夏竦。怎么夏竦来了。这几个人的关系还真让他看不懂。先是石坚不给夏竦脸色看,然而与吕夷简协查井尸一案,并且平灭叛乱。后来夏吕联手对付石坚。然后夏竦力顶石坚,一直到去年年末。今年春天又换了角色,夏竦反对石坚的政策,而吕夷简开始拥护石坚的策略。比战国七雄纵横捭阖还要复杂。</p>

夏竦知道赵祯前来是为了石坚求罢官的事,连忙告辞。这点眼力没有,他也不会让石坚顾忌了。而且他在心中高兴。郭氏之死,夏竦怎能不知道,石坚摞蹄子,也不会是为了李迪的事,还是郭氏之死,皇上态度暧昧。最后就有可能牵连到吕夷简,甚至内宫,那么石坚就有的忙活,更不会顾上自己这件事了。</p>

好事。</p>

辞就辞吧,石坚不可能送夏竦出门的。再次赵祯接到书房。</p>

赵祯将印符往书桌上一放。</p>

石坚虎起脸,一点也不客气,说:“皇上,臣说过,不敢再担当朝中职务,这个印符请别要给我。”</p>

赵祯挠挠头说:“这样,石爱卿,朕让李爱卿回朝,重新担任宰相如何?”</p>

“皇上,请不要谋害臣,宰相是何等职位,只有皇上才能任命。选用宰相,皇上何必征得我同意?臣也没有这权利,更没有这胆量。”</p>

赵祯噎着了。我这不是在向你低头吗?什么时候想害你。况且你尊为首相,也有权利建议百官之职,虽然决策权在朕手上。</p>

“要不朕让范补之、石曼卿两位回京如何?”</p>

“皇上,臣说过,臣垦请致仕,现在臣闲职在身,无权过问政事。”</p>

石坚敢情油盐酱醋一点不进。赵祯苦恼地说道:“如果石爱卿生气,朕马上把这件事的祸端庞醇之流放到加纳去。”</p>

石坚给他气乐了,说道:“皇上,非是臣说你,这件事本为都是一些小错小过。庞醇之作为谏官,官员有错误,进谏是对的。李相作为宰相,认为庞籍小题大作,左迁也是对的,并没有降低多少职位,与陷害无关,与私人感情无关。范补之大人官风颇好,皇上也不是不知道,就有些小的失仪也非是大事,皇上要的是治国人才,不是仪礼人才,为什么皇上用吕大人?难道范补之犯下错误比吕大人错误?如果范补之象李白那样,皇上要不要把他贬到加纳国去?”</p>

一番话说得赵祯愣神了。还别说,赵祯虽然仁慈,可耳朵根真软,这也是他是明君,可做不了雄主的原因。能让包拯在脸上吐口水,也能让吕夷简忽悠。所幸宋朝的分权制度,才没有让吕夷简酝酿成大害。至于史学家说吕夷简动操有术,如果不是一班贤臣在下面拼死命为宋朝打气,等着瞧吧。之所以出现这样重大的谬误,因为吕夷简是旧势力的代表,几个儿子更是。加上王安石搞七搞八,影响了新生力量的应象,最后史学家对吕夷简持了一种肯定的品价。</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害了这么多大臣,而且都是忠臣,在刘娥与皇上面前三面两刀,甚至谋害皇后,在古代这种人还会是忠臣?</p>

石坚继续说道:“皇上,你也不是少年,朝中也没有太后主持朝政,现在整个宋朝江山就在你一念之间。不一定要你事必亲为,但大局要你来掌握。大海航行靠舵手,你就是舵手,其他人听从你的指挥调动。你掌舵的方向正确,宋朝就会驶向光明的彼岸,方向错误,大宋就会衰落。无论臣如何努力,也不如你一念对错。”</p>

话说得尖锐,可句句在理。连赵蓉在旁边都不住点头。</p>

“朝中出现此事,是小错,可以贬职,但事情不大,不能贬职太过。其实当时皇上连贬职都不需要,最少李相处理庞醇之事,不算为过,虽然庞醇之与臣关系莫逆。何来贬职如此,不说首州府,密州何州?难道皇上一点旧情不念?然后听人谗言,公然掘人私隐于公众。如果范补之有此事,可以追究。现在查无实据,是范补之,是臣早撒手不做了。如果性格刚烈的人,都有可能自刎于前。皇上真不顾声名了?”</p>

这回终于让赵祯明白过来。让吕夷简挂着石坚名字,做了枪使唤了。</p>

他脸上一阵惨白,喃喃道:“怎能如此?”</p>

“怎能如此?难道小人与忠臣一定写在脸上?臣早说过一句话,多听多看多想。而且我也向你说过,人无完人,用其长,避其短。范讽行为是有点怪诞放浪,可处理政事是良臣,不用其为礼部官员,而用其政事能力。庞醇之刚直,用其耿直,但也要注意其糙,就象寇大人,多次进谏,有对有错。但他是不是良臣?进谏了,听与不听是皇上的事。对则用,错则规劝。而且我也多次说过,对于吕大人如果要用,用其对政事的处理,而不能用其对人事的进谏。看一看,现在小使了一个手段,得罪他的几个大臣,借皇上的手,全部弄下去。要不了多久,他的党羽再次丰满。然后下面到王相,再到范大人,然后我退隐,朝堂之上,再次成了他一言堂了。皇上这样做,我前功尽弃。何必还要在朝中为官?”</p>

“朕错了,朕错了,”赵祯脸上更加惨白。石坚说过吕夷简心量偏狭,还不是说过一次。但事到临头,他就忘记一干二净。</p>

石坚不顾得他忏悔,继续说道:“再说,李相今年六十过几,还有几年好活?况且昔日还为皇上恩师。皇上承蒙旧日之恩,调回京城。李相在职也是尽心尽力,报答皇上盛情。然而现在皇上居然怀疑他朋党。如果狄仁杰在世,推举他儿子在朝中为官,皇上会作何所想?现在皇上非但不让李相善终,居然让他调到密州。再调远一点,调到琼州,学习昔日太后罢寇大人,还干脆一点,大不了,以后百姓在品价皇上,说皇上生性凉薄。”</p>

赵祯已经让他说得汗水都流下来了。按照宋例,宰相如无大错,左迁也为各路首府,因此象石坚知真定府,张士逊知江宁府,王曾知青州。也是吕夷简知了陈州后,将郭氏恨之入骨的原因。相州还要好一点。可密州非是首府,而且还在山东半岛,在今天的胶州诸城一带。离东京城有多远。</p>

石坚都懒得询问原因,不用说这又是吕夷简搬弄了什么是非,让李迪离京城越远越好。</p>

赵祯又说道:“朕这就下旨,向李爱卿认错。”</p>

石坚看了他一眼,并没有因为赵祯的知错能改,感到满意。</p>

他再次说道:“此还是小错。最多让皇上废了几个栋梁之材罢了。”</p>

赵祯听了坐都坐不住了。这还是小错,大宋有几棵栋梁之材。还别说,这几个被此事牵连的都是有用之才,无论是范讽还是石延年,更别说庞籍与李迪。庞籍与石延年还要好一点,如果石坚不提醒,李迪与范讽终生是彻底废了。</p>

“再问皇上,本来皇上既然让郭皇后写信给臣,臣也回了信,尽臣之职对皇后婉言相劝。而且臣也向皇上说过,有错则废,无错则给她一次改正的机会。现在皇上既然听从了臣的进谏,皇上认为她没有改正,罢废就是。改正,不必非要重新立为皇后,宫中多职,妃嫔美人才人,何职不能选用。也给皇上一个仁慈的名声。现在皇后何罪当死。皇上,千万不要告诉臣,皇后是病死的。”</p>

赵祯就知道石坚一定会提起此事。他苦着脸说道:“石爱卿,这样看行不行?朕让郭皇后以皇后之礼安葬,再出罢阎都知。”</p>

“那么皇上也承认了皇后是被人谋害的了?那么请问谋害皇后是什么样的罪行?皇上这都不过问?难道后宫之中又出了一个武才人?”</p>

赵祯皱着脸说道:“石爱卿,朕也知道朕这样做不好。可朕也是无奈,请石爱卿饶朕这一遭。大不了,朕让几个女儿全嫁到你石家。行不?”</p>

石坚感到奇怪,怎么回事,什么无奈?至于他后面一句话,石坚当作耳边风。全娶你家女儿,到时候我一家子还不让你姓赵的栓住不放?况且这份恩庞也没有边了,自己石家想满门抄斩?还有你将次女嫁给段家,那又怎么办?难道一女二夫?</p>

赵祯这是转移话题了。</p>

石坚说道:“不行。有些事情可以忽视不计。但皇后被人谋害,居然朝廷不闻不问。那么朝廷还有朝纲存在?皇上既然不顾朝纲国法,那么也行。所谓大臣,以道事君,不可而止。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这是皇上的权利。臣多年之前,第一次进宫,与你交谈时就说过,臣愿作一良臣,不愿作谏臣。道不同,不相为合。自此以后,臣不再作朝中任何官员!”</p>

赵祯听了石坚这样几乎诛心的话,也不生气,涎着脸说道:“石爱卿,你也说过孔夫子说的话不一定是全对的。”</p>

石坚没有理睬他嬉皮笑脸,眼睛一闭,不发一言。</p>

赵祯只好无奈地说道:“石爱卿,你说的道理,朕不是不明白,李爱卿,还有范庞石他们的事都好办。唯独这个案子不能查。”</p>

PS:这数天来,就这一章写得最满意。也许写到云南,想到干旱的同胞,犹豫不决,写得差了?还是虚拟架空好啊,什么也不要顾忌。(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p>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