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七十七章

成国公的脑补能力十分强大,想着想着,思路就开始拐弯,杯中的茶水凉了,仍是一口接着一口的倒进嘴里。</p>

写完信,从头至尾的看一遍,确认该写的都写了,不该写的一点没有,孟清和召来亲卫,“尽快送到总兵官手里。”</p>

“是!”</p>

亲卫一声应诺,朱能终于回神。</p>

“贤弟信写好了?”</p>

“今日之事,已在信中详细写明。”孟清和道,“李大令是能办事的,今天来的这些商人,应该没有笨人,只要点上几句,都会明白这不是一锤子买卖,做的时间越长,获得的利润越大。”</p>

朱能点点头,暗中思量,等到班师回朝,该想个办法,从族中挑选几个成器的送到北边。宣府开原都是皇子镇守,北京有魏国公,大宁有兴宁伯,只要能出头,都会有个好前程。</p>

至于悬而未决的皇太子之位……朱能又端起茶杯,甭管文渊阁和翰林院跳得多厉害,天子不松口,一切都是未知。</p>

三位皇子都是嫡子,虽然都已封王,从封号和封地却不难看出天子的倾向。</p>

平王是嫡长子,战功和今上登位后的表现却不及汉王赵王。平王世子却着实得今上喜爱,又占着皇长孙的名头,结果实难预料。</p>

朱能皱眉,身为武将,自然希望朱棣的继承人亲近武臣,至少不要像皇太孙一般重文轻武,让文人翻了天。但他也清楚,天子的想法不是臣子能够左右。</p>

敢私底下搞小动作,妄图左右天子之意的,基本都不会有好下场。但为家族考虑,他也该……</p>

正想着,突然听到孟清和的声音,“国公爷,可要再倒杯茶?”</p>

朱能低头,杯里的茶水早就没了,他一直在用空杯子喝茶?</p>

“咳!”</p>

成国公咳嗽一声,茶杯放到桌上,掩饰刚刚的走神。</p>

孟清和没多话,提起茶壶,将茶水注入杯盏之中。</p>

朱能刚刚在想什么,他自然不好奇,但知道,好奇心杀死猫。猫有九条命,他只有一条,还是安分点好。</p>

厢房里陷入了沉默,成国公继续喝茶,孟清和继续写信,不是写给沈瑄,而是写给远在北疆的朱高燧。</p>

说来也奇怪,在一般人看来,朱高燧的性格委实称不上好,却意外的和孟清和投缘。孟清和也感到奇怪,当他意识到时,已经和朱高燧拍着肩膀做朋友了。</p>

难说这事是好是坏。</p>

转念一想,反正“宦官之友”,“锦衣卫帮凶”的大戳都盖了,还有必要在乎世人的眼光吗?</p>

见孟清和提笔写下殿下台鉴字样,开口问道:“贤弟和赵王殿下经常通信?”</p>

“也非经常。”孟清和写完一页,递给朱能,“是为运送木材到北京一事。建造宫室总要收购木料,有赵王牵头,南边的这笔生意会做得更大。”</p>

宫殿只是其一,天子迁都,北京的地价都要上涨,建筑材料也会紧缺。毕竟皇帝不可能老哥一个跑北京呆着去,朝廷六部,各司衙门,五军都督府,五城兵马司,护卫京城的官军,迁往北京的家眷,全都算起来,北京肯定要进行大范围改建,无异于一次造城运动。</p>

皇帝要造宫殿居住,大臣也要起宅子安置家眷。</p>

北京行部上了正轨,办公场所却一直相对简陋,沈瑄镇守北京时,多住在都司衙门,魏国公到北京练兵,干脆就住在了军营里。</p>

军汉们可以凑合,士大夫和家眷们却不能凑合。</p>

文武品级,宗室勋贵,居家宅院,都要按规制建造起来。</p>

单靠顺天府内的资源绝对不够,辽东的木材不适宜过度砍伐,从南边运送木材,虽然有损耗,但走海运和漕运,通过天津卫屯贮运输,不失为解决办法。</p>

“依下官的想法,可从安南采料,同时可发安南庶人修筑自广西和云南通往安南东西都大路,更可在边境设立更大的户市。”</p>

“修路?”</p>

“对,修路。”孟清和拿起笔,在一张空白的宣纸上简单画出边境轮廓,点出几处重要关卡和安南两都所在,在凭祥和凉山之间画出一个圆圈,墨汁浸染,力透纸背。</p>

面对这张简陋到极致的舆图,朱能先是眉头紧皱,半晌,猛的一拍桌案,“善!”</p>

孟清和笑了,他相信,朱能明白了修路背后的含义。</p>

安南丛林密生,水网交织,明军连战连捷,连克东西两都,已至木丸江。沿途所遇贼军不足惧,艰难的路况却是极大的问题。</p>

沈瑄打胜仗是一定的,明军攻陷安南也是必然。但是,打了胜仗,如何安排善后事宜,需要慎重考虑。</p>

无论扶持陈氏上台还是将安南纳入大明版图,这两条路都必须修。</p>

遇山开山,雨水搭桥。道成通途,他日安南再生乱,明朝发兵,数日可直抵国都。</p>

“修路,开互市,都可发安南民夫。有大批役夫聚集,沿途定有商业兴起。民夫不足,大军俘虏的贼军也有了用途。”见朱能瞪眼,孟清和咧嘴,“此地气候合宜,水稻可一年三熟,开路之时可从当地圈划购置良田,迁边民种植。为防贼寇-骚-扰,当派遣军队驻扎,非为占据安南土地,只为保护我大明之民。国公爷以为如何?”</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朱能还能说什么,只能点头,“甚好。”</p>

“下官有一不情之请,请国公爷应准。”</p>

“贤弟只管说。”</p>

“请国公爷将此事上奏天子。”</p>